重庆大朗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万t铁合金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
 按照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》(环发[2006]28号)的规定,现开展该项目的公众参与活动,进行第二次网上公示。
1 公众索取项目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
        公众索取项目补充信息,可直接与本项目的环评单位联系。
        环评单位: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
        资质证书编号:国环评证甲字第3104号
        联系人:郝工
        联系电话:023-68484314
        通讯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1号   
        邮政编码:400013
        公众索取项目补充信息的期限至2017年2月6日止。
2  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
        意见范围:征求公众对年产50万t铁合金项目设计、施工和营运期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。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围内。
        公众范围:受“年产50万t铁合金项目”影响的公民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,或关心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公众。
        主要事项:设计、施工和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问题;公众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;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态度等。
3  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
      (1)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提交意见书;
      (2)致电至023-68484314(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)或023-61030202(重庆大朗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)反馈意见;
      (3)以网络形式(发送邮件至Dian.Hao@cisdi.com.cn)反馈意见。
4  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
        2017年1月11日~2017年2月6日。
        附件:
        《年产50万t铁合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》
 
 
年产50t铁合金项目
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
1  项目概况
1.1  工程名称、建设性质、建设地点
        工程名称:年产50万t铁合金项目
        建设性质:新建
        建设地点:建设项目地点位于涪陵清溪再生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园。
1.2  建设规模、主要产品、投资及实施计划
        建设规模:建设50万t/a铁合金生产线,实际生产48.7万t/a锰系合金,其中锰硅合金40.2万t/a(其中2万t/a用于生产中低碳锰铁合金),高碳锰铁合金8.5万t/a,中低碳锰铁合金2.0万t/a。
        产品品种:主要产品为锰硅合金(执行GB/T4008-2008标准)、高碳锰铁(执行GB/T3795-2014标准)和中低碳锰铁(执行GB/T3795-2014标准)。
        拟建项目静态投资192200万元。
       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。项目建设分2步进行,第1步主要建设除1×0.9万kVA中低碳锰铁精炼炉以外的所有设施,第2步主要建设1×0.9万kVA中低碳锰铁精炼炉设施。
1.3 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
        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50万t/a铁合金生产线,包括1×65m2焙烧机、7×3.6万kVA锰硅合金密闭式矿热炉、1×3.6万kVA高碳锰铁密闭式矿热炉、1×0.5万kVA中低碳锰铁精炼炉及配套的取水工程设施、供配电设施、燃气设施、热力设施、给排水设施、通风设施、检化验设施、电讯设施、机修设施等公辅设施及办公配套设施等。
2  主要污染源、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
2.1  废气污染源、污染物及控制措施
1)原料系统
(1) 破碎筛分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原料在破碎、筛分及转运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粉尘,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16×104m3/h,除尘效率99.5%,经净化后由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2) 配料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原料在为各矿热炉配料及转运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粉尘,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16×104m3/h,除尘效率99.5%,经净化后由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3) 焦炭烘干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项目利用矿热炉煤气燃烧后高温废气对焦炭进行烘干,烘干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,废气中同时还含有SO2、NOx。设置1套旋风+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3.23×104m3/h,除尘效率99.88%,经净化后由30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4) 锰矿(块矿)烘干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项目利用矿热炉煤气燃烧后高温废气对锰矿(块矿)进行烘干,烘干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,废气中同时还含有SO2、NOx。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3.23×104m3/h,除尘效率99.88%,经净化后由30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5) 无组织排放控制
        项目锰矿(块矿)由汽车来料后在卸车平台倾翻至锰矿块矿堆场;锰矿(粉矿)由汽车转运至锰矿粉矿棚内堆存;硅石、石灰、石灰石、白云石由汽车转运至锰矿块矿棚内堆存;焦炭由汽车卸料至焦炭干燥棚,经烘干、筛分后部分直接利用,其余转运至焦炭储存棚堆存。
        粉状原料贮存采用封闭料场。原料系统在转运、筛分等过程中将产生无组织粉尘,无组织粉尘的排放量约为12.17t/a。
2) 焙烧机系统
(1) 焙烧机机头烟气
        焙烧机生产时,在焙烧机头部焙烧原料与燃料在料床上燃烧产生大量含尘、SO2、NOx烟气。设1套四电场电除尘器+石灰石-石膏法脱硫系统对烟气进行除尘、脱硫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33.4×104m3/h,净化后由80m高烟囱达标排放。
(2) 焙烧机尾废气
        焙烧机焙烧锰矿冷却、筛分、卸料等处产生粉尘,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20.5×104m3/h,除尘效率99.5%,经净化后由2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3) 成品筛分含尘废气
        焙烧机成品分级整粒筛分、胶带机受料、卸料等处产生粉尘,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20.5×104m3/h,除尘效率99.5%,经净化后由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4) 配料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燃料受料槽、燃料破碎和筛分、配料室及物料胶带机转运上料、卸料点处产生粉尘,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38×104m3/h,除尘效率98.8%,经净化后由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        焙烧机机尾、成品筛分、配料等除尘系统未捕集到的少量无组织粉尘,在考虑车间沉降的基础上,其排放量为33.38t/a。
3) 冶炼系统
(1) 矿热炉炉前烟气
        锰硅合金矿热炉和高碳锰铁合金矿热炉生产时,在出铁、出渣及浇铸时产生大量含尘烟气。每2座矿热炉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均为9.7×104m3/h,除尘效率98.8%,经净化后由2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2) 矿热炉料仓卸料含尘废气
        矿热炉各料仓在受料、卸料时产生含尘废气。每2座矿热炉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均为2.0×104m3/h,除尘效率98.8%,经净化后由2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3) 精炼炉烟气
        中低碳锰铁精炼炉生产时产生大量含尘烟气,设置1套布袋除尘系统进行处理,系统风量约为4.6×104m3/h,除尘效率98.8%,经净化后由2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。
(4) 锰硅合金煤气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锰硅合金矿热炉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含CO煤气,每座锰硅合金矿热炉煤气产生量0.7×104m3/h,含尘浓度50g/m3。煤气采用旋风除尘器+布袋除尘器干法煤气除尘工艺,净化后煤气含尘浓度≤20mg/m3,进入全厂煤气管网全部回收利用。
(4) 高碳锰铁合金煤气除尘系统
        高碳锰铁合金矿热炉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含CO煤气,每座高碳锰铁合金矿热炉煤气产生量0.84×104m3/h,含尘浓度50g/m3。煤气采用旋风除尘器+布袋除尘器干法煤气除尘工艺,净化后煤气含尘浓度≤20mg/m3,进入全厂煤气管网全部回收利用。
 (5) 其他
        矿热炉炉前各除尘系统、料仓除尘系统、精炼炉除尘系统烟气捕集率均可达到98.2%以上,无组织粉尘的排放在考虑车间沉降的基础上,其排放量为21.92t/a。
        矿热炉冶炼系统铁水包烘烤燃用净化后的矿热炉煤气,燃烧产生的废气直接在车间排放,废气中含少量SO2,SO2排放量约为0.28t/a。
        矿热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熔渣送冲渣系统冷却,熔渣在水淬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蒸汽,每2座矿热炉设置1根30m高蒸汽排气筒排放蒸汽。
4)生活设施
        项目设置职工食堂,含油烟废气量约8000m3/h,年工作日350天,日工作时间约4h,则年含油烟废气量为1120万m3/a,根据同类项目类比,该项目厨房油烟的浓度值在10mg/m3~13mg/m3之间,按12mg/m3计,则年油烟产生量为0.134t。根据《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》中的规定,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.0mg/m3。本项目设置净化效率≥85%的油烟净化器,经净化后的食堂油烟从15m高专用烟道排出,排放浓度≤1.8mg/m3
2.2  废水污染源、污染物及控制措施
1)生产废水
(1)间接冷却废水
        矿热炉(含精炼炉)炉体、矿热炉变压器、空压机、煤气冷却器、收尘风机等设备利用软水进行冷却,产生间接冷却废水7965 m3/h,废水仅水温升高,水质无变化,经冷却后循环使用。部分冷却水送炉渣水冲渣系统作为补充水。
        焙烧机主抽风机电机空冷器、焙烧主抽风机油冷器、焙烧机隔热板、单辊破碎机、除尘风机等设备冷却产生间接冷却废水,冷却废水约110m3/h,仅水温升高,无其它水质污染物产生,经冷却后循环使用。少量冷却水送炉渣水冲渣系统作为补充水。
(2)炉渣冲渣废水
        矿热炉炉渣冲渣过程中产生冲渣废水,废水量约415m3/h,主要含大量SS,设置冲渣废水处理系统,冲渣废水经沉淀除去SS后循环使用,无废水外排。
(3)其他废水
        界面料处理系统采用冲渣水进行湿法破碎,废水量约25m3/h(包含在冲渣废水量599m3/h中),主要含大量SS,依托冲渣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,废水经沉淀除去SS后循环使用,无废水外排。
        项目机修、检化验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约0.5m3/h废水,经中和、除油等处理后排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。
        项目软水制备系统采用阳离子交换工艺,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酸碱废水约6m3/h,废水经中和、沉淀处理后送炉渣冲渣系统利用不外排。
        焙烧机头烟气石灰石-石膏法湿法脱硫产生含pH、SS、Cl-、SO42-的少量脱硫废水,废水经中和、沉淀处理后送炉渣冲渣系统利用不外排。
2)生活污水
        本项目食堂、厕所等生活设施排出生活污水约106m3/d,混合机修、检化验废水后共118m3/d,主要含COD约400mg/L,SS约300mg/L,氨氮40 mg/L,石油类80 mg/L,经生化池处理(食堂含油废水需先经隔油处理)达标后排入园区排水管网。
2.3  噪声污染源及控制措施
       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有颚式破碎机、四辊破碎机、各类振动筛、滚动筛、跳汰机、锤式粉碎机、圆盘给料机、鼓风带冷机、圆筒混合机、圆筒制粒机、锰硅合金矿热炉、高碳锰铁矿热炉、中低碳锰铁精炼炉、螺杆空压机、制氮装置、余热锅炉排汽装置、水冷却塔、各类风机、各类水泵等,噪声声级为80~105dB(A),根据各噪声源的特点分别采取减振、建筑隔声、消声、吸声等措施进行控制。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,项目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。
2.4  固体废物
       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:矿热炉冶炼渣(含界面料)、各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、脱硫石膏、废耐火材料和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等,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。
        高碳锰铁矿热炉冶炼渣返回锰硅合金矿热炉利用,界面料经界面料处理系统处理后,回收的锰硅合金和尾料均直接外售,其余冶炼渣送专门的渣处理公司处理后外销作水泥掺合料等,脱硫石膏外销作水泥掺合料等,各类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返回生产系统回收利用,废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公司回收利用;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。
3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
3.1 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
        本预测计算使用的预测模型是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》(HJ 2.2-2008)推荐的ADMS-EIA 3.0版。
        预测结果表明,项目所排烟尘、SO2、NOx在敏感点的预测值能够满足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GB 3095-2012二级标准要求。
        本项目实施后,各环境空气敏感点PM10、SO2、NOx日平均浓度均满足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二级标准要求。
3.2  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
        本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园区管网,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一级标准后排入地表水体。本项目外排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轻微。
3.3  声环境影响评价
        本项目各噪声源均可视为点声源,评价根据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  声环境》HJ 2.4-2009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。
        经预测可知,本项目各厂界昼间噪声影响值均满足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GB12348-2008的3类标准要求。声环境敏感点满足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096-2008) 2类标准。
3.4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
        拟建项目产生的高碳锰铁矿热炉冶炼渣返回锰硅合金矿热炉利用,界面料经界面料处理系统处理后,回收的锰硅合金和尾料均直接外售,其余冶炼渣送专门的渣处理公司处理后外销作水泥掺合料等,脱硫石膏外销作水泥掺合料等,各类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返回生产系统回收利用,废耐火材料由耐火材料公司回收利用;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。
       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,提高了废物资源化率,既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,又保护了环境。对不能进行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,工程均采取了妥善的处置措施。因此,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。
4  主要结论
        拟建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政策,符合相关规划。拟建项目建成后,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通过有效治理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排放,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可接受,对水环境、声环境的影响均较小,区域环境能够承受其建设,从环境保护的角度,本环评认为拟建项目在拟选厂址建设是可行的。